衛教專欄

內科

失眠中西醫觀點整理

2024/04/08

1.失眠的定義

一般單純失眠(Insomnia)除了病人主觀的眠差感受,客觀上含括以下三條件之任一,包括:

  • 入睡困難:上床後,需要30分鐘(含)以上,才能入睡。
  • 夜醒症狀:半夜總醒來時間,超過30分鐘(含)以上。
  • 早醒困擾:比預計起床時間更早清醒來,超過30分鐘且無法再入睡。

若依照症狀的發生長短與頻率以為分界,大致可分為:

  • 短期失眠(Short-term insomnia disorder);
  • 慢性失眠(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若一周症狀發生三次以上,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並影響白天日常生活則符合此定義。

依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其中需日夜顛倒的輪班工作者的慢性失眠為平均為白天班的2.18(23.3%)。

失眠的西醫評估,可先依照失眠發生時間的長短(多以30天為基準),由病史或睡眠日記找出可能壓力源或其他可能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調整或治療,常見評估要件包括是否有:

  • 內科疾病
  • 精神疾病與藥物濫用
  • 嬰兒或失智老人
  • 晝性節律失調,不寧腿,呼吸中止症
  • 藥物評估

2.西醫非藥物治療:

  • 刺激控制療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目的在於重新建立床與睡眠的關係。
    除了睡覺,其他時間不要待在床上或臥室裡,只有在想睡時才可躺在床上,如果躺在床上15至20分鐘仍睡不著,必須起身離開房間,去做些溫和的事,直到想睡覺時才再躺到床上;如果仍然無法入睡,請重複起身離開房間去做些溫和的事,無論當晚睡了多久,第二天仍要固定時間起床。
  • 睡眠限制療法(Sleep restriction therapy):目的在於減少躺在床上的時間,增加睡眠效率。
    1.請先記錄1至2週的睡眠日誌,包含每天在床上時數、幾點上床、幾點睡著、幾點醒。
    2.計算出前兩週每晚平均睡眠總時數和睡眠效率
    3.以前兩週平均每晚睡眠總時數當做本週每天晚上可以躺在床上的時間,如果睡眠效率達到90%以上,則下週可提早15到30分鐘上床;介於80-90%間,則下週維持原來時間;若低於80%,則下週上床時間要再延後15到30分鐘。須留意此睡眠限制療法並不適用在癲癇或容易跌倒的病人。
  • 放鬆治療(Relaxation therapy):
    可運用漸進式的肌肉放鬆方式,依部位依序放鬆,直到全身肌肉都放鬆為止。生物回饋法(Biofeedback)則需要利用肌電圖讓病人知道此時的放鬆情形;引導圖像(Guided imagery)則是利用深呼吸的方式,想像一個放鬆的畫面,讓心情更放鬆。   

3.西醫藥物治療

常見藥物使用分成兩類

(1)附帶安眠效果為主:

  抗組織胺(第一代為主)、肌肉鬆弛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

(2)單純安眠效果為主:

  a.BZDs類:依其作用時間分短效、中效、長效。

  b.非BZDs類:現行常用為Z drugs,為安眠藥主流。

以上藥物需經由專業醫師或藥師開立處方或指示用藥,民眾切勿自行隨意購買取用;或因為害怕成癮不遵循醫囑隨意停藥,反而容易出現失眠反彈藥物成癮等副作用,使睡眠品質更加惡化,得不償失。

4.失眠中醫觀點

(1)定義與證型

不寐是指經常性的睡眠減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度入睡,甚或徹夜不眠,均屬不寐。不寐一症,有虛實之異,臨證首先當別虛實。
虛證:凡虛證不寐者皆不足,不寐多為漸致,證有血虛、陰虛、氣虛的不同,而以陰血虛者為常見,治療以扶正為主,兼以安神。
實證:凡以實證不寐者,多是邪擾心神,不寐多為暴起,其表現為不易入睡,臥起不安,證有鬱熱、心火痰熱等區分。治療以清熱瀉火,清熱化痰諸法,邪祛則神自安。

A.心陰不足

心陰虧損之不寐是心陰不足,心陽偏旺,陰不戀陽,心神不寧而致。心陰虧損,陽不入陰,故不易入睡。其辨證要點,眠而多夢易醒,心悸健忘,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而數。

B.心腎不交

心腎不交之不寐是因勞倦內傷,腎陰匱乏於下,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交於腎,心腎水火不能相濟而致。不寐之症多較嚴重,甚則輾轉反側,徹夜不眠,兼見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遺精等腎陰虛損之徵。

C.心脾兩虛

心脾兩虛之不寐由於思慮勞倦,傷及心脾,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養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不寐。其辨證要點,除不寐外,尚有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華,飲食不香等血虛證狀。

D.膽氣虛

恐懼不能獨自睡眠,寐而易驚,如人將捕之,心憺憺然,頭暈目眩,喜太息,或嘔苦汁,舌質胖淡,脈細弱而緩。膽氣虛怯不寐常由卒然驚恐,氣陷膽傷,以致決斷無權,故恐懼而不能入睡。

E.肝膽鬱熱

肝膽鬱熱不寐是由惱怒傷肝,肝氣失其條達疏泄之職,鬱久化火;或酒食不節,溫熱聚於肝膽,蘊積化火。火熱上炎,擾亂神明,心神不安,故睡臥不寧,多夢易醒。肝膽氣鬱則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太息則舒;氣鬱化火則口苦目赤,小便黃,舌紅脈數。

F.痰熱擾心

痰熱擾心不寐為脾運不健,或嗜食肥甘,聚濕釀痰,痰蘊化而為熱;或熱邪侵襲入裡,灼津爍液,爍結為痰,痰熱擾動心神所致。其不寐特點亦為睡臥不寧,外夢易醒,煩躁不安,但必兼痰之症(胸悶多痰,噁心欲嘔,脈滑而數)。

G.心火亢盛

心火亢盛不寐是煩勞傷心,心火獨盛,心神不守,故失眠多夢而見胸中煩熱;心悸怔忡,火熱上炎則面赤口苦,口舌生瘡;心移熱於小腸,則小便短赤,疼痛滯澀。

H.餘熱擾膈

餘熱擾膈不寐是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熱擾心神而致,故坐臥不安,失眠而心煩、胸悶、嘈雜似飢。

失眠中醫證型眾多,須由中醫師仔細辯證論治之後方可選用適合藥物,不可自行聽信隨意選用,以免耽誤病情。

(2)失眠穴位相關資料

論文分析最常被使用的助眠穴道分別為百會、印堂、安眠、神門、三陰交、耳神門、內關等。建議平時可多按摩穴道、敷貼穴點放鬆壓力,對於入睡前放鬆,幫助提早入睡皆有一定輔助效果。

5.培養睡眠衛生

(1)養成入睡習慣

可更換睡衣培養儀式感,睡前半小時宜避免聲光刺激,多運用呼吸法、冥想、感恩練習。

#反覆深呼吸(吸氣3-5秒後緩慢吐氣,意識只注意於胸腔擴張與腹腔脹大)

#感恩練習(我感恩今天一天所發生的人事物,不論今天發生什麼事,我都全然的接受,圓滿的接受今天的一切)

(2)調整適宜的環境
安排自己適合習慣的睡眠環境。(例如:睡前的熱水澡、適宜的燈光、溫溼度、軟硬適中的枕頭與床鋪、適合的芳香精油…)

(3)遠離電子儀器及其他干擾因子

建議睡前半小時關機靜音,或盡量遠離。(例如:Wifi、手機、地場壓力)

(4)留意飲食宜忌
戒除或避免過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避免自身過敏相關物質(例如:麩質、奶類)及留意食物或環境暗藏危險因子。(例如:黴菌、農藥、重金屬、汞齊)。並可在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下依個別需求多補充適合的營養素及食物。(例如:色胺酸、B群、鎂、鈣) 

(5)養成適宜的運動習慣

定期運動,建議每周運動4次以上維持4-6周,但睡前1-1.5小時不建議劇烈運動。亦可考慮透過專業指導瑜珈練習幫助入睡。(例如:金剛跪姿、貓牛式、嬰兒式、壓腿排氣式、雙腳靠牆倒立式)

內壢仁心堂中醫診所 張能瑞醫師

⇑ 點選查詢醫師個人專長資訊

返回衛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