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兒科

兒童成長發育之中醫轉骨

2025/05/12

    轉骨期是每個青少年生命中的重要階段,也是身體快速成長和變化的時期。在台灣「轉骨」的概念源自於民國約五十年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民眾通常對轉骨有著「填精益腎」、「補身體」的想法。但隨著時空背景改變,現今社會青少年的生活環境、生活型態已有很大的不同,過敏體質、性早熟等,已成為重要的議題,進而影響並轉換現今「轉骨」概念的主軸。將成長的過程比喻為蓋房子的話,民國五十年代的轉骨主軸,通常是給予磚頭、鋼筋水泥等;而現今的主軸則為移除阻撓蓋房子的因素,例如預防偷盜、清除積水等。

基於這種概念的轉變,現代的「轉骨」觀念更加注重全面性的健康發展。以下是幾個現代轉骨期的重點:
  • 過敏控制:若有鼻過敏、皮膚過敏等問題,建議儘早尋求中醫師協助控制。
  • 外感預防:注意溫差避免感冒、適當佩戴口罩勤洗手,並於感冒時及時就醫。
  • 均衡營養:注重整體均衡的飲食結構,避免攝入過多加工食品、含精製糖的食物及飲料。
  • 適度運動:鼓勵青少年參與適合的體育活動,促進身體協調性和肌肉發展,刺激生長板發育。
  • 心理健康: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和社交能力。
  • 生活作息:養成好的作息,儘量於10:30前就寢,並維持好的睡眠品質。

此外,在孩童約8、9歲時,就可以先觀察生長狀況,若有成長不良、第二性徵提早出現等疑慮時,可以先尋求中醫師協助。中醫師可以協助判定體質情況,適時開立中藥協助,或是建議轉診西醫兒童生長科去做進一步的檢查。

總的來說,現代的「轉骨」概念更加科學、全面,並且更注重預防和個性化。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理成長的階段,更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

平鎮風澤中醫診所 陳昭穎醫師

⇑ 點選查詢醫師個人專長資訊

返回衛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