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燈火通明的夜晚,你是否也常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根據調查,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位長期失眠,失眠已成為現代文明病之一。睡不好不只是精神差,還可能增加高血壓、憂鬱症、糖尿病等疾病風險。今天,我們就從中醫與西醫的角度,帶你了解失眠的成因與解方。
西醫怎麼看失眠?
西醫將失眠定義為:一週至少三晚無法入睡或容易醒來,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嚴重者會影響白天生活與工作表現。
導致失眠的常見原因包括:
治療上,醫師可能會依情況開立短期安眠藥,幫助穩定睡眠,但長期依賴藥物可能有耐藥性與副作用。因此現在也非常鼓勵使用「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CBT-I)」這種心理療法,來改變對睡眠的負面想法、調整作息,達到真正改善。
中醫怎麼看失眠?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晚上是「陰」的時刻,身體應該休息、進入修復。但若心神不寧、陽氣浮越,就會「夜不能寐」。
常見的失眠體質包括:
治療上,中醫會依照體質調配中藥,也會搭配針灸幫助安神助眠。此外,飲食調養也很重要:避免晚餐吃太飽、避免咖啡與刺激物,睡前泡腳拉筋都有助於入眠。
中西醫聯手,助你夜夜好眠
在臨床上,常看到患者一開始因焦慮失眠,吃了安眠藥雖然睡得著,但睡眠品質不佳,或是睡醒還是累。當加入中醫調理體質後,不但漸漸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白天精神也變好了。其實中西醫並不衝突,西醫在急性期穩定症狀快速有效,中醫則擅長從體質調養、情緒平衡著手,長期幫助維持睡眠品質。
給失眠者的5個建議
Copyright © 2023 Taoyuan Chinese Medicine Associaton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ed by Gather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