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傷科

退化性膝關節炎就不能運動了嗎,中醫師怎麼說?

2025/01/06

62歲鐘先生從年輕就喜歡慢跑及登山,近一個月他發現運動後膝蓋都會腫脹疼痛,需要休息一陣子甚至吃消炎止痛藥才會改善。鐘先生至中醫骨傷科就診,醫師判讀X光片告知他是退化性膝關節炎。醫師除了利用手法調整讓關節對位外,更囑咐做簡單的肌力訓練,鐘先生已經可以跟之前一樣做他喜歡的運動了。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退化、老化的表現,尤其常出現在體重過重(BMI≧25);長時間或激烈性使用膝蓋工作需搬重物膝蓋曾骨折、開刀、韌帶損傷的人。
西醫常以下列方式來治療
(1)口服藥物: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控制疼痛)
(2)注射藥物:類固醇(抑制發炎,緩解疼痛)、玻尿酸(增加潤滑,減少磨損)、增生療法(刺激組織增生)
(3)非藥物及手術治療:復健治療(熱療、遠紅外線、超音波、短波、電療)、鞋墊使用等。若情況仍無改善可能就要接受
(4)手術治療:關節鏡清創手術(如半月板破裂)、切骨手術(如切除部分脛骨)、人工關節置換(以金屬或塑膠取代破損的關節面)。                                                          

中醫將退化膝關節炎歸屬在「痺證」範圍。發生原因常為素體不足,正氣偏虛,腠理不密,衛外不固,是引起痺證的內在因素。痺證的外在因素主要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痺有阻閉之意,突出本病主要因經絡阻閉、氣血不行所致。

治療上會先以傷科手法評估膝關節附近軟組織的張力,利用揉法、搖法、彈撥、屈伸、托按等手法對張力大的軟組織進行鬆解,此外也需評估股骨與脛骨間、股骨與髕骨間是否有錯位,甚至骨盆前後傾倒或向內、向外旋轉都會影響膝蓋周邊組織的張力,因此必要時要將骨架進行還原。急性發炎期可搭配外用清熱藥物使用;非急性發炎期的關節活動不利,可搭配局部藥物薰洗治療。              

此外伸展鍛鍊運動也相當重要,可自行在家反覆操作:

  • 伸展大腿後側肌群:坐立於地板或床上,將膝蓋伸直,將毛巾繞過足底,雙手各執毛巾一頭向身體方向牽拉。一次停留時間10-30秒,一天5-10次。
  • 訓練大前側股四頭肌:坐姿或臥姿,將腳打直,屈髖上舉約30度,一次停留時間10秒,一天100次。或是平躺腳打直,將毛巾捲成柱狀墊在膝窩處,出力壓毛巾,一次停留時間10秒,一天100次。

 

桃園長庚醫院 中醫針傷科 許中原醫師

⇑ 點選查詢醫師個人專長資訊

 

 

返回衛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