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內科

中醫理論探討慢性疲勞之治療

2024/12/09

慢性疲勞的西醫觀點

     在西醫觀點中,慢性疲勞是一個症候群,為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的持續性疲勞症狀的病症而無法恢復的症候群,若有超過 6 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出現無法解釋的嚴重疲勞,而且非因過度勞動所致並且在疲勞期間出現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頭痛,喉嚨痛,淋巴結腫痛,肌肉痠痛,關節痠痛等情況,就有可能是慢性疲勞,嚴格來說,慢性疲勞症候群並不算是一種疾病,但若是不處理,可能會誘發其它慢性病或精神疾病。

慢性疲勞的中醫觀點

     慢性疲勞在中醫觀點中是因勞累過度而耗傷精氣。症狀如喘促、汗出,繼而倦怠乏力,短氣懶言,精神萎靡等情況。凡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病久體虛,積勞內傷,久虛不復等所致的病證,均屬於本病證的範圍。

【建議】

目前這種類型的症候群,具導造成的病因仍然是不明確的,危險因子相對也較多元且複雜,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與工作緊張與壓力過大,以及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相關。

由於病因的不足,目前多數西醫還是採取症狀治療為主,如:

被動式運動:如按摩、熱敷、泡澡等等。

止痛藥物:能緩解頭痛、慢性疼痛。

抗組胺類藥:對控制鼻炎和鼻竇炎的症狀有幫助。

非鎮靜類的抗憂鬱藥物或肌肉鬆弛劑:能改善情緒和不易睡眠的困擾,有助於減輕疲勞。

中醫方面,我們對生活的建議有:

  • 三餐吃七分飽,餓了再吃。
  • 保持心情腦袋清靜、身心放鬆,也有益於氣血流暢度、廢物的排除。
  • 睡對時間(10~11 點前)。
  • 運動伸展、充足溫熱開水。此外,運動與伸展,則可以提高睡眠效率。建議找出自己可以承受、身體最舒服的運動量,避免運動過度反而引發疲累。
  • 慢性疲勞已心、肝、脾、腎最為有關,因此如桂圓紅棗茶、生脈飲、刺五加補氣、黃耆茶、護甘茶等等,針對不同臟腑的不足作補充。
  • 穴道方面如以下穴道:
  1. 百會穴、四神聰穴:提神醒腦,集中精神。
  2. 神門穴、內關穴:補益心臟氣血。
  3. 合谷穴、太衝穴:緩解頭痛、關節痛、肌肉緊繃。

      在茶飲和穴位可以在諮詢中醫師具體的位置和自己適合喝哪一種來幫助提升體力和精神。

許多慢性疲勞患者經常會仰賴咖啡或提神飲料來維持一天的狀態,但咖啡因只能暫時刺激交感系統,讓人暫時有精神,但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反而會造成體內失衡更加嚴重,疲憊感不斷累積。

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最好方式是充足休息,並且對於造成自身壓力的人事物設定「停損點」,適當地聆聽體內的聲音,遠離壓力源,精神才能越來越好!

八德風澤中醫診所 王文凱醫師
八德風澤中醫診所 趙傳鼎醫師

⇑ 點選查詢醫師個人專長資料

返回衛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