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內科

長新冠症狀,中醫 Can Help

2023/06/27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引起,截至目前已造成全球6億以上人次感染,超過600萬人死亡。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台灣已超過900萬人確診,表示每3人便有1人確診過。而自2022年4月開始,Omicron在台灣造成兒童和成人大流行,目前主要流行的BA.5病毒株以及國際間的新型變異株容易產生突破性感染,恐導致新一波疫情再起。雖然感染者大多屬於輕症,但之後卻可能伴隨著後遺症,對民眾後續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1.定義與診斷標準 長新冠(long COVID)或稱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後病況(post-COVID-19),見於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後,約有60-70%的人仍具有持續症狀。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德菲法(Delphi)調查國際專家共識,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將因罹患新冠肺炎產生的長期影響稱為「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將其根據「3、2、1」原則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SARS-CoV-2 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1年。新冠病毒可以影響人體全身器官,根據研究統計後遺症症狀,共有203種症狀表現,人體10個器官系統都會受到影響,這些症狀可能是新出現,也可能是從感染初期就一直持續,隨著時間消失或復發。常見症狀包括疲勞28%、呼吸困難18%(胸悶、喘、呼吸急促、吸不到氣)、認知功能下降(腦霧 19%)、情緒困擾(憂鬱23%、焦慮22%)、失眠 12%、嗅覺障礙5%以及其他會影響日常功能的症狀。

 

2.盛行率及流行病學 根據研究的時間、國家、地區以及分析方式的不同,長新冠的盛行率目前尚未有定論。於111年8月6日發表於《刺胳針》的荷蘭萬人研究,首度提出較精確「長新冠盛行率」,每8名成年人就有1人,且確診後3至5個月核心症狀會變得嚴重。而根據統計,大約有 10-20%確診者會有長新冠症狀,國內約莫有20萬人確診康復後還會有呼吸道等症狀、胸悶胸痛、疲倦、記憶力注意力降低或睡眠問題出現。此外,根據《CNBC》報導,美國衛生局統計調查發現,女性較男性更容易發生長新冠。除了女性更容易發生長新冠之外,年齡也會有所影響,2021年由格拉斯哥大學刊登一項研究表示,與男性相比,接受治療7個月後50歲以下女性出現喘的狀況機率高出 7倍、疲勞則為2倍,此外,40至60歲女性更可能發生長新冠症狀。

 

3.鑑別診斷及西醫處置 目前沒有單一的測試可以診斷長新冠,醫療人員須根據患者出現的症狀與健康史來考慮新冠後症候群的診斷,包括病人核酸檢測陽性與否測試、症狀或暴露病史,以及一些檢查與檢驗來診斷。SARS-CoV-2主要自ACE2的接受器進入人體,常出現多系統症狀,在診斷長新冠之前,須先排除患者具有其他優先的急慢性診斷。建議中醫師盡量取的患者以下資料進行臨床評估:

目前長新冠的西醫處置治療指引仍尚未確立,現仍以症狀治療為主。中央健康保險署亦已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啟動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後之整合醫療照護模 式,提供周全性及跨科別之醫療照顧,促進病患的恢復,以減少長期的醫療支出,達到多贏的目標。

 

4.中醫分證治療 COVID-19 屬於中醫「疫病」範疇,感受「疫戾」之氣而發病,屬於中醫溫病學範疇。臨床中觀察到新冠肺炎恢復期的患者總體病機特點為邪氣未盡而正氣未復,疫毒雖然已經衰退大半,但人體陰陽俱損、氣陰兩傷,難以將邪氣完全去除,使得正邪僵持難分,常常會表現出本虛標實或虛實夾雜的現象,或因素體痰濕黏滯斂邪導致病情纏綿。其中本虛表現為氣虛、陰虛、脾肺虛,而標實表現為濕、瘀以及熱。《重訂廣溫熱論》瘥後調理,當分補虛、清熱兩項。補虛有二法,一補脾,一補胃。如其人中氣虛者,病退後,必納穀少,運化遲,或大便不實,或噁心吐涎,宜六君子加減以和 中。形寒畏冷,宜黃耆建中湯溫補之,凡此症脈皆緩大,舌皆白嫩可辨。 如其人陰分虛者,必有餘邪未盡,舌燥口渴,二便艱澀,脈兼微數等症,宜小甘露飲、葉氏養胃湯等清養之。清熱亦有二法,初病時之熱為實熱,宜用苦寒藥清之,大病後之熱為虛熱,宜用甘寒藥清之。

 

5.調攝與保健 預防長新冠最佳方法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對於符合條件的人,即時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有助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病預防嚴重疾病。根據研究,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有接種疫苗但經歷突破性感染的人較少發生長新冠症狀。臨床可鼓勵患者做深呼吸、伸展身體、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避免菸酒等。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染疫後患者也提供基本復健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復健。需要時,鼓勵病人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尋求專業諮詢管道,才能順利控制長新冠症狀或早期發現。而長新冠相關症狀除了可以透過中藥、針灸的方式調理,也可以藉由食療、穴位按摩以及導引復健等方式加強療效。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中醫內兒科 何佳穎 醫師

返回衛教專欄